}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新闻详情

加强槽液管理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降低硝酸盐的不良影响(二)

2025-04-14

严格控制工件带入污染

  1. 优化前处理工序

    • 加强除油效果:确保工件表面无矿物油、动植物油及抛光膏残留,可采用喷淋 + 超声波除油组合工艺,除油剂 pH 值控制在 10~12,温度 50~60℃,时间 5~10 分钟。

    • 精准除锈控制:避免过度酸洗导致金属基体溶蚀,除锈后工件表面应呈现均匀金属光泽,无过腐蚀或锈迹残留。酸洗后用去离子水喷淋(电导率<50μS/cm),减少 Cl?、Fe2?等杂质带入磷化槽。

  2. 工件入槽前水洗管理

    • 采用多级逆流水洗(如 2 级浸洗 + 1 级喷淋),最后一道水洗的 pH 值控制在 6.5~7.5,电导率<100μS/cm,确保工件表面残留液中的杂质离子浓度低于磷化液允许值(如 Cl?<50ppm)。

    • 定期更换水洗槽液,水洗槽的更新周期根据工件污染程度设定,通常每班更换 1 次或每处理 500 件工件更换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