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新闻详情

磷化液多种分类的介绍

2024-03-07

磷化液按照的多种分类是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按磷化液成分分类,按磷化处理方法分类,按磷化膜质量分类,按施工方法分类五种分类。下面分别详细介绍这五种分类如何给磷化液分类的。

⒈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

⑴高温型

80—90℃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形成磷化膜厚达10-30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7-8)

优点:膜抗蚀力强,结合力好。

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多,游离酸度不稳定,结晶粗细不均匀,已较少应用。

⑵中温型

50-75℃,处理时间5-15分钟,磷化膜厚度为1-7 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10-15)

优点:游离酸度稳定,易掌握,磷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耐蚀性与高温磷化膜基本相同,应用较多。

⑶低温型

30-50℃ 节省能源,使用方便。

⑷常温型

10-40℃ 常(低)温磷化(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时间10-40分钟,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1:(20-30),膜厚为0.2-7 g/m2。

优点:不需加热,药品消耗少,溶液稳定。

缺点:处理时间长,溶液配制较繁。

⒉按磷化液成分分类

⑴锌系磷化

⑵锌钙系磷化

⑶铁系磷化

⑷锰系磷化

⑸复合磷化 磷化液由锌、铁、钙、镍、锰等元素组成。

⒊按磷化处理方法分类

⑴化学磷化

将工件浸入磷化液中,依靠化学反应来实现磷化,应用广泛。

⑵电化学磷化

磷化液中,工件接正极,钢铁接负极进行磷化。

⒋按磷化膜质量分类

⑴重量级(厚膜磷化) 膜重7.5 g/m2以上。

⑵次重量级(中膜磷化)膜重4.6-7.5 g/m2。

⑶轻量级(薄膜磷化)膜重1.1-4.5 g/m2。

⑷次轻量级(特薄膜磷化)膜重0.2-1.0 g/m2。

⒌按施工方法分类

⑴浸渍磷化

适用于高、中、低温磷化 特点:设备简单,仅需加热槽和相应加热设备,最好用不锈钢或橡胶衬里的槽子,不锈钢加热管道应放在槽两侧。

⑵喷淋磷化

适用于中、低温磷化工艺,可处理大面积工件,如汽车、冰箱、洗衣机壳体。特点:处理时间短,成膜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且这种方法获得的磷化膜结晶致密、均匀、膜薄、耐蚀性好。

⑶刷涂磷化

上述两种方法无法实施时,采用本法,在常温下操作,易涂刷,可除锈蚀,磷化后工件自然干燥,防锈性能好,但磷化液磷化效果不如前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