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渣的形成与处理
2025-01-07
磷化属于金属涂装前处理中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提升涂层的抗腐蚀性与附着性。在金属磷化过程中磷化成膜反应的同时会形成一种附加物,即磷化渣。磷化渣需要尽快清理掉,否则不仅会污染磷化液,还会降低金属表面磷化膜质量。
1.磷化渣形成的原理
钢铁与磷化液接触,铁离子溶解出来,其中一部分参与成膜形成Zn2Fe(PO4)2 4H2O,另一部分被氧化为FePO4,从溶液中析出后形成磷化渣。
在磷化处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例如磷化液温度过高或者处理时间过长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磷化层中的磷化物出现结晶和颗粒化现象。
2.磷化渣的危害
若槽内磷化渣过多,则容易附着于金属表面,电泳后形成磷化颗粒缺陷,影响涂膜性能。此外磷化渣带入电泳槽后会污染电泳槽液,影响电泳槽超滤膜。
3.磷化渣的控制
(1)中和剂和促进剂的加入方法
中和剂和促进剂一次性加入太多,浓度较高,会造成过量的渣产生。加入时的浓度尽可能低,速度慢,采用少量多次的添加方式,或滴加泵来添加。
(2)温度的控制
温度越高,磷化渣产生的越多。换热器局部过热,也会产生过量的渣,并堵塞换热器。换热器应设计成多级加热形式。
(3)设备的选择
磷化槽需设计合理,循环搅拌要均匀,避免有死角。如可以将槽底设计成多个锥形,有利于磷化渣的沉降。此外需要配套自动磷化除渣机将磷化过程不断产生的磷化渣过滤出系统。如不具备在线自动除渣机,需定期翻槽。
(4)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磷化槽中的含渣量,控制磷化槽液的含渣量在一定范围内。